PPP条例出台在望,护航规范发展、提振市场士气


  前言:

  随着PPP模式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推行,实务操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更为详尽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。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表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条例(以下简称“PPP条例”)有望近期出台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正在配合司法部抓紧起草,财政部也在酝酿出台规范发展实施意见。这将对PPP项目的规范实施和常态化推进产生积极影响。

  关键词:PPP条例 规范

  2017年7月21日,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。从征求意见稿总体规定上来看,对PPP的适用范围、项目发起、实施、监督管理、争议解决以及违反条例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PPP进行了全方位规制,这些内容基本上是基于之前的PPP项目现状和实践作出的,在延续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新增了具体要求。

  2018年3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》(国办发〔2018〕14号)显示,《PPP条例》再次被列入其中。2018年12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日前在第三届中国PPP论坛上透露,按照国务院要求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正在配合司法部抓紧起草PPP条例,争取尽快出台。

  据消息显示,PPP条例将在业界关注的适用范围问题上有所突破,通过清单式管控,细化入库标准,明确核查正负面清单,优化审核程序,加强各级交叉复核力度,确保新入库项目质量。此外,在绩效管理方面,将出台相关指引类文件,提高运营效率,规范投资回报机制,杜绝赚快钱、热钱。

  【君都点评】

  目前PPP项目自引入国内以来,整体呈增长趋势。但在新的政策环境下,尤其是PPP条例出台之后,市场对PPP的认识将更加全面、理性、客观。PPP条例对规范政府、市场行为起着重要作用,目前条例内容已经过多次讨论和意见征询,讨论侧重于解决中央及地方财权事权和部门关系理清,市场关系和规则的平衡等方面。部分专业人士对重要问题仍存在争议,如PPP条例并未针对性解决如何保证政府信用、如何判断政府违约、政府应如何承担责任,没有明确解决竞争和垄断的关系、商业机会平等等问题。

  对PPP项目的管理对国家经济治理的提高有重要意义,PPP立法应对权力的界定、权力的制约、对责任的判断予以明确,实现预防和解决纠纷的功能和效果,从而为PPP市场提供高层级的规范性指引,为PPP模式的稳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,为社会资本的投资提增信心。